DB4117∕T 407-2024 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驻马店市)
ID: |
112478B58BA64ADB9C32AAB5900BB30A |
文件大小(MB): |
0.23 |
页数: |
7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20 65.020.20,CCS CCS CCS,B 23 4117,驻马店市地方标准,DB4117/T 407—2024,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2024 - 08 - 23发布,2024 - 09 - 23实施,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17/T 407—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蔡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平顶山市农业发展中心、驻马店农业学校、驻马店市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许昌市水利局、泌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许昌建安区榆林乡政府、许昌市种业发展中心、中原华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泌阳县农村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确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确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新蔡县黄楼镇人民政府、新蔡县佛阁寺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新蔡县化庄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娜、代书桃、李君霞、薛泽栋、刘雅丽、刘永顺、张菲菲、闫宇翔、李朝杰、杨允、付森杰、景雅、朱灿灿、王春义、胡照辉、王志杰、陈朝阳、杨准、刘明霞、叶建军、刘伟波、王秋丽、余和平、王高峰、彭卫玲、魏征、杨智广、高永宏、石三国、李娟,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4117/T 407—2024,1,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晚播绿豆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驻马店市晚播绿豆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JB/T 5117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技术条件,JB/T 10293 单粒(精密)播种机 技术条件,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地环境,选择保水保肥、排灌良好、适合机械化操作、前茬作物收获较晚的地块种植,避免选用过碱性(pH值≥8)土壤的地块。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规定,5 播前准备,品种选择 5.1,选用优质高产、株高中等、株型直立、生育期短、结荚集中、熟期一致、耐密植,且通过国家和省级鉴定的品种,种子处理 5.2,DB4117/T 407—2024,2,5.2.1 选种,播种前利用风选、水选、机械清选,去掉小粒、病虫粒、破损粒、杂粒等,选留饱满大粒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规定,5.2.2 晒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2 d~3 d,5.2.3 拌种,用根瘤菌肥(3亿个/g)每亩用量120 g~130 g拌种,也可用钼酸铵3g、硼砂3 g~5 g拌种,或用1 %的磷酸二氢钾拌种,根腐病严重的地块,可用25 %多菌灵按照种子重量的0.2 %~0.5 %拌种,或多福克1:100拌种。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1276规定,5.2.4 造墒,播前如遇干旱,可造墒播种。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要求,6 播种,播种时间 6.1,7月底抢时播种,应在8月10日前播种完成,播种方式 6.2,根据产地环境,选择适宜穴播机,播前调试,保证种肥隔离5 cm~7 cm,行距40 cm~50 cm,穴距13 cm~15 cm,每穴1粒~3粒,深度3 cm~5 cm。所选机具应符合JB/T 10293要求,退水较晚田块可先催芽露白后跟水抢播,播前轻耙一遍,整成2米宽的墒子,开好四沟,排涝降渍,播种量 6.3,每亩播种量1.5 kg~2.0 kg。每亩留苗密度18000株~20000 株,施肥 6.4,随播种施种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15 kg~20 kg。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规定,镇压 6.5,土壤墒情差,播后及时镇压,7 田间管理,封闭除草 7.1,播后苗前,每亩选用33 %二甲戊乐灵乳油175 mL常量喷雾。农药使用应NY/T 1276规定,查苗补缺 7.2,DB4117/T 407—2024,3,出苗后及时查苗,缺苗断垄严重田块应及时补种,中耕 7.3,整个生育期可中耕1~3次,第一片复叶展开后结合间苗进行1次浅锄;第二片复叶展开后,进行第2次中耕;分枝期第3次深中耕培土防倒伏,肥水管理 7.4,7.4.1 排灌,现蕾期若遇干旱应及时灌溉,花荚期若雨水较多应及时排涝,7.4.2 追肥,苗期和开花期行间开沟追肥,每亩施入复合肥(N:P:K=18:12:10)10 kg~15 kg。分枝到收获期可喷施1.0 %尿素、0.5 %磷酸二氢钾,一般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开花结荚期可喷钼酸铵、硫酸锌溶液0.1 %~0.3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规定,8 主要病虫害防治,防治原则 8.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使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必要时科学使用低毒、高效、低残……
……